时间:2022-08-26 18:02:08 | 浏览:703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
作者:毅品文团队阿喀琉斯,欢迎转发!
在本年初,德国国防部正式宣布了已经研发数十年,投入上亿元的“欧洲鹰”无人机项目正式下马。很多人很奇怪,在大家一般的印象里面,德国的工业实力是非常强大的,怎么搞个无人机这么拉胯,看起来比中国的技术实力差得远。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德国人忘记给自己弄点备用的油纸包了吗?
【“欧洲鹰”无人机项目是2000年,德国向美国诺斯德格鲁曼公司请求在RQ-4E“全球鹰”无人机项目的基础上进行联合改进开发的产品】
该机型在2011年就被美国交付给德国使用,在其基础上加装其配套的代号“ISIS”的电子情报搜集吊舱,按照最初的设想,德国国防军在2012年就能用上“欧洲鹰”项目的第一架RQ-4E无人机,但是这个项目过了10年,最终还是被放弃。为什么航空技术还不错的德国和美国在联合研制的背景下,还会在无人机上栽跟头?
【欧洲鹰是在美国“全球鹰”RE-4B无人机的基础上研制的,它和前者同样优秀,在不加油的情况下其续航时间达到30小时,最大飞行高度超过60000英尺。
其实RQ-4E欧洲鹰并非输在性能上,其中该机型的基本性能,航程和航时方面比较优秀,侦查能力也很合格,是一款合格的无人机,但其真正失败的原因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尴尬的适航
欧洲鹰在研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适航“,欧洲和其他地区不一样,他们的航空管制很独特,首先要保证民航飞行,因为欧洲的经济发达,航线也特别密集。欧洲鹰的测试飞行需要获得“欧洲航空管理局”的适航认证。
但尴尬的是无人机是德美联合设计的,美国人的设计中并没有考虑到认证的问题,欧洲的适航认证。需要飞行器有最基础的机载防撞和防雷击系统。但是这些欧洲鹰都没有,这导致这款飞行器连基本的测试飞行都不能好好执行,只能到美国人的基地去,这严重拖延了无人机的研发进程。
【在欧洲鹰之前,欧洲没有制造什么真正的大型无人机的经验,虽然有美国人的帮助,但是直接上手研发大型无人机,其风险是非常高的】
自己国家研制的飞行器却无法在本国的领空自由飞行,也确实比较荒唐。没办法,欧洲的规定就是这样,由于民用航空线过于密集,为了安全才这样做的。
及时止损
在欧洲鹰数十年的开发历程中,该项目共计花费7.94亿美元,对于无人机来说这是较为昂贵的,加上要获取适航认证的话,就需要对无人机进行改进,在这个项目上可能又要投放数亿欧元,这个赔本买卖,精明的德国人可能确实不能做下去了。
虽是联合研制,欧洲鹰在美国爱德华空军基地领空测试中曾经出现过空中失联长达数分钟的问题。当德国提出技术改进时,美国的诺斯德格鲁曼公司为了技术保密却拒绝提供相关技术数据,这导致德国方面很难找出解决方案。
【德国人曾经为了止损,考虑将该机型出售给韩国和加拿大,但是因为当时该机的GPS和通信设备已经被拆除,额外改装价格太高,出售并没有成功、
最后的问题则关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德国作为欧盟的一员参与了欧盟主持的“联合地面监视项目”,该项目在2020年3月32日正式执行。北约计划使用美国全球鹰的改型RQ-4D无人机在欧洲上空建立一套监视网。向整个北约提供实时监视数据。德国作为欧盟的一员也签署了该项目的协议,自己的欧洲鹰无人机也确实没有研发的必要了。
【目前唯一一架原型机“欧洲鹰”的通信设备已经被基本拆除,现被存放在德国联邦国防军事博物馆落灰,这个亏损数亿元的项目或许是德国近年挥之不去的痛】
总的来说,欧洲鹰被放弃的原因是非常可惜的,一方面受制于欧洲的适航规则系统,另一方面由于欧洲一体化推进,德国可通过北约成员国互相共享信息,以达到监视目的。欧洲鹰的存在就显得很多余。如果继续在这个项目投钱的话,最后也无法正常使用。所以欧洲鹰的失败是注定的。大家有什么有趣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本文为毅叔说世界系列,感兴趣的朋友,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局势帝,收看全部毅叔说世界系列原创文章)
8月17日,中无人机发布2022年半年报,韩创的大成新锐混合现身其中,持股11408万股;此外,谢家乐和邹建共同管理的达成创业板两年也新进该股,持股13377万股。分别位列第十、第八大流通股东。(记者任飞)搜索复制“赞”深读100好文,下载每日经济新闻APP瓜分10000元现金每日经济新闻
第一台无人机炸机原因是入手后,初次飞行就过度自信地搞起盲飞,然后不会看地图,不知道无人机飞行的方向,也看不到飞到了哪儿,然后直到电量消耗完,用定位也没。说到无人机炸机想突然分享一下自己的无人机三次炸机经验,请提前准备纸巾,我怕你笑晕在厕所里。
从空中近距离俯看台湾省澎湖县,蔚蓝大海中的美丽外婆澎湖湾能够亲自航拍宝岛台湾,是件幸事。中国台湾省的第一大离岛,是澎湖列岛,澎湖岛群距离大陆直线距离只有110公里,距离台湾本岛西海岸大约40公里。从空中俯瞰俯拍澎湖的画面,平时其实并不多见,。
前不久,沉睡已久的冰岛法格拉达尔火山再次喷发,再一次将这个全球瞩目的旅游胜地送上了头条。火山喷发时会形成十分的壮观的熔岩流,如此难得一见的壮观景象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围观。在其中,一位大胆的英国摄影师HugoHealy用道通智能EVONan
这是9月14日拍摄的运城盐湖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曹阳摄这是9月14日拍摄的运城盐湖一角(无人机照片)。秋日时节,从空中俯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的盐湖,景色如画。秋日时节,从空中俯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的盐湖,景色如画。
这是2021年1月11日拍摄的已经结冰封河的黄河山东济南泺口段。刚刚过去的一年,无人机贡献了哪些精彩的航拍照片呢。2021年1月16日,57岁的攀冰爱好者黄煌在新疆乌鲁木齐南郊一处峡谷中的冰壁上攀登。
日前,《中国旅游》杂志图集专栏开启了“四月航拍季”征稿活动,仅几天时间已收到很多摄影师的作品,本篇为大家精选了部分佳作。入选者可获得50元人民币/张 电子证书 当期《中国旅游》杂志一本。活动到4月29日结束,欢迎各位继续投递。
随着航拍机重量越来越轻、操作越来越便捷以及价格越来越亲民,近几年,从新闻摄影到商业外拍都有无人机的小小身影频繁“出没”,消费级无人机也成为了众多摄影爱好者的新“玩具”。日前,国外知名无人机交流平台 Dronestagram 从 2018 年。
10月底,青海进入多彩季节,赤色的丹霞、碧绿的黄河、赭褐色的草原、银色的雪山,这些高原独特风景犹如一幅幅画卷。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10月27日拍摄的青海贵德县境内的丹霞地貌(无人机照。10月27日拍摄的青海贵德县境内的黄河(无人机照片)。
贵州省龙里县湾滩河镇的田园秋色(9月15日摄,无人机全景照片)。连日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湾滩河镇境内天气晴好,水稻成熟,田野镀金,农民抢收稻谷,一片丰收景象。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9月15日,贵州省龙里县湾滩河镇石头村的农民